82岁钟南山还在一线拼,两大养生秘诀快来看!
专访钟南山
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钟南山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82岁的钟南山身板硬朗,思路清晰:“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是改革开放的精髓,也是我一贯的坚持,从没变过。”问起养生秘诀,钟南山笑着说,他没吃什么保健品。除了合理的膳食和运动,最重要是要有追求、有好心态。
他勉励年轻人,如果背对太阳看,自己的阴影肯定会很长,但转过身来,迎着太阳,便是一片光明。所以,当遇到挫折,换个角度看,多想有利的一面,多想解决的办法,就能豁然开朗。
作为南方日报的老朋友,在南方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推出新一轮改版改革之际,钟南山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关注每一面,创新不止步。”
谈创新
医疗科技改革步子可大些 赶超世界一流
南方日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成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百人之一,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钟南山: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有很大的感慨,这40年来无数的中国奇迹、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答卷,其实都归结到一点,就是始终不渝推进改革开放。我们用了4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强国一两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更值得骄傲的是,这40年,我们党领导并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路。
将这一点放在医疗科技上来看,我们是不是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些,创新地走一些不同于国外的路?找出新的途径,赶超世界一流。
南方日报:这种新途径的底气在哪里?
钟南山:当然是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优越制度。举两个例子,一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因为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病人,相当于有着最多的治疗和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情、病理进行分析,不仅能使我们的一线治疗技术比国外更娴熟,而且能在临床上比国外更快找到规律。
二是我们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医,与国外的循证医学不一样,它是经验医学,因此常常被诟病。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被放弃?我看刚好相反。国外循证医学的路子是先做实验室研究,包括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等,然后动物实验,再到临床,因此研发药品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对中医解决了的临床“有效经验”进行研究,然后再走循证医学的过程?
南方日报:有从中医回到循证医学再到精准医学的成功例子吗?
钟南山:有。比如玉屏风颗粒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名方,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在针对肺病的临床治疗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于是,我们用了四年时间,开展了一项玉屏风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影响评价的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与目前的西医药物作用相当,而且价格经济,是值得临床推广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长期规律治疗方法。
这样的临床研究,就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的典范。还有我们对打太极拳对慢阻肺患者康复功效的临床研究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确实可以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地,让中国科学研究走得更快,更精准,并把中华民族的精髓发扬光大。
南方日报:我们知道您一直致力关于慢阻肺的研究,目前进展如何?
钟南山:很多慢阻肺病人等到走路有气促,病情到中晚期才去医院看病,但这个时候,病人的肺功能已经降低了50%以上。因此我们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希望在中国发现早期慢阻肺病人早期干预,或者可以由此逆转慢阻肺进程,这个理念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人做,因为非常难。
事实上,早期慢阻肺尽管没有症状,但可以通过便携式肺功能机筛查出来。我们从2010年开始,去社区找病人,而不是在医院等病人,并对无症状期患者进行双盲对照实验:一组用证实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一组则使用安慰剂。历时6年后“开盲”发现,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肺功能得到很大改善,显示慢阻肺这一晚期无法逆转的疾病,在早中期的可逆性很大。去年,我们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团队的成就感很大。
谈“非典”
并非“来无踪,去无影”
南方日报: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您也曾受过不少压力,当时您是怎么对待的?
钟南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实践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生命面前一定不能含糊。它不是讨论,也不是辩论,争个高低,而是怎样对待生命。所以,我最大的压力是来自病人是死还是活,其他没有想更多。“非典”防控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
南方日报:好像至今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非典”会在2003年、2004年爆发,后来也没有卷土重来,仿佛“来无踪、去无影”?
钟南山:首先,“非典”不是“去无踪”。在2003年底的大清查中,在果子狸等食肉类猫科动物体内发现了“非典”冠状病毒。2004年初,也曾出现过4例非典病例,而且当中有多人接触过果子狸,可证果子狸是非典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于是,广东在全省范围内紧急扑杀果子狸、关闭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严防外地野生动物输入,切断传染源,果然没有再发感染病例。
其次,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个冠状病毒在人群、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直到现在仍然在个别人群中存在抗体,大范围传播只有在特殊环境下才会发生。但为什么在2003年、2004年间爆发,我想这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有关。
南方日报:“非典”已经过去16年了,它对传染病的防治、防控有哪些启示?
钟南山:一是对生命的敬畏,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大家会花很大力气想把事情搞清楚,这是进步,是“非典”给公众、给世界带来的教育。二是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的搭建。“非典”结束后,我国建立了200个监测点,应对各种突发疾病,由此及时发现、诊断、隔离,及早治疗,极大增强了我国抵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使一些传染性疾病在初始阶段就得到有效控制。
比如,2009年4月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在中国没有引起较大的恐慌,就是得益于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中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再就是疫苗的研发、投入,当年10月就做出了疫苗,包括我在内的1亿多人都接种了疫苗,这说明公众对传染病防控、积极处置的重视程度也培养起来了。
谈追求
背对太阳阴影长,转过身一片光明
南方日报:2010年9月,广州医学院成立了南山班,您亲自担任班主任。大家很好奇您是怎样当班主任带学生的?广东实验中学也有个“南山班”。这两个“南山班”又有什么不同?
钟南山:在广医的“南山班”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病例,把某个疾病或器官系统的多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启发他们的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的是从一个现象入手,观察疾病的机制、本质和发病机理的能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角度。
我带研究生几十年的体会是,有的学生功课考第一的,但在这里(呼研所)未必拔尖。他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好老师,但不一定能成为好学者。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模仿,因此广医“南山班”的医学生,我希望是能有好奇心,对医学上没有解的问题,他会有兴趣去钻研,并寻得方法。
至于省实的“南山班”更多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实践。我们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仍然只是成绩好,这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敢于表达、敢于争论,富有创造性。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孩子具有独立思考、发现、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碰到问题总会问为什么,刨根问底地,对所有学科都拥有好奇心。
南方日报:您80多岁仍然忙碌在一线,能透露一下您的养生秘诀吗?
钟南山:我没有吃什么保健品,除了合理的膳食和运动外,我觉得最重要的体会有两个:一是要有追求。像很多院士90多岁还在那干,就是总想达到一个目的,就会专心去搞、去奋斗,身体反而好。韩国等国家的一些研究证明,有追求的人比没追求的人寿命长很多。二是好的心态。猜测、嫉妒、恐慌、生气对人的健康损坏最大。广东话有句“天掉下来当被盖”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太计较。
这六七十年,我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有挫折,遭遇低谷。然而,当太阳照射下来,如果我们背着太阳看,自己的阴影肯定会很长,但转过身来迎着太阳,便是一片光明。所以,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多想自己有利的一面;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解决的办法,就能豁然开朗,其乐无穷。
南方日报:那您现在的追求是什么?
钟南山:尽快看到在广州大坦沙的广州呼吸中心竣工,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年轻人搭起一个平台,提升呼吸中心的学术水平及世界影响力,成为呼吸疾病防治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化。
还有两个小心愿:一是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发的一种抗癌药,已经做了26年,一定要做出来;二是能真正做到早期干预慢阻肺,能把肺功能检查作为日常体检。
内心有执念的人会更长寿
文/张蜀梅
因为“SARS”,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钟南山的名字,我也因为工作需要,对他进行过多次专访。
我问他,认识他近20年,从60多岁一直采访到他现在82岁,如今他还是那么精神矍铄,看他游泳的照片,还有腹肌,这是令多少油腻大叔羡慕的场景啊。我特别问了一下他的养生秘诀,他也毫不隐晦地全部告诉我了:他说,首先,一个内心有执念、有奋斗目标的人,比普通人更长寿。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健康的重要因素。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面对着初升的太阳,看见的是阳光灿烂,万丈光芒,就会心情愉悦,向往美好;可是,如果你转过身,你一定看见自己投在地上长长的暗影,心情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这可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事情,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只不过是因为用了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而已。
其次是坚持锻炼。钟南山教授说,一动不动也会很长寿,比如一只乌龟,它常常一动不动,很久很久地静静待着,它能活200多年,但是如果人也像这样,就是活个200多年又有什么意义?人,还是应该在运动中寻求健康长寿的秘诀。
钟南山说,他2004年因为工作负荷太大,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就停止了激烈运动,不再打篮球,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周游泳两到三次,还爬爬山,饭后散步。为了保证他每天的运动量,他的老伴在家里给他布置了一个微型的健身房,有跑步机、自行车、单杠等等。
他说的这些都很好理解,只有第一条,我还不太确定,什么才算内心有执念呢?
钟南山院士是省实的校友,我女儿现在刚好在省实读初中,来采访钟院士之前,我女儿拿出一个没舍得用的笔记本,让我找钟南山校友给她签个名,他们的同学都以有钟南山这样的校友为荣。
采访结束后,我把她这个小小的请求告诉了钟南山教授。没想到,钟南山教授非常认真,他仔细地看了我女儿的名字,想了片刻,写下了一段话:
姿蒨:
期待你在一生中为社会作出一项贡献。
——钟南山
我仔细地读着这一句话,心里想,他所说的内心的执念,就是这样的吧:一生专注为社会作出一项贡献。
千人千面,每一个在时代里奔忙的人,
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辉“一面”。
2019年的第一天,
我们推出了“一面”人物报道南方号,
做有温度的人物报道,
记录在时代洪流中奋力前行的生命。
人间一面,冷暖牵挂。
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讲出自己的故事。
猜您想看: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编辑 | 陈茜 冯仕妍
校对 | 符如瑜
做拍客 赢千元大奖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南方+拍客小程序上线
诚征优秀影像作品
新闻线索、广东美景
身边趣事、创意影像
……
只要是你拍摄的原创作品
不限题材,不限形式
均可投稿
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南方日报、
南方+客户端、南方日报双微、
南方视觉等平台重磅呈现。
稿酬50~300元不等
最高可达千元!
还将不定期举办主题摄影摄像活动,
为各发烧友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
(注:投稿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南方+客户端共同所有)
还等什么?
快扫二维码参加吧!
如何参加往下看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步: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小南报料】后,点击“我要报料”。
第二步:填写实名信息并提交。
第三步:填写报料内容和上传视频并提交。